从审计历史看百年大党的初心本色

时间:2021-09-18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从无到有,曲折发展,逐步成熟。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回顾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监督工作,从成立之时便把严格监督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923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经济委员会审查部,是我党领导下最早设立的监督机构;1925年,在省港大罢工运动中设立审计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最早以“审计”命名的机构;1934年,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中央审计委员会,与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并列;同年,红色政权下的第一部审计法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由毛泽东同志签署。审计机关的设置、职权、工作方法、程序在这一时期逐步完善。在这段艰难岁月中,审计勇担使命,“为革命战争省每一个铜板”,充分发挥监督效能,保障财政政策充分执行、服务战争供给、促进反腐倡廉、争取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审计职能转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完成,但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的监督一刻也没有停止,审计监督的思想也仍在延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在发展初期带有深刻时代印记,但始终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特质和品格,融入审计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最坚定力量。

1983年,新中国依据宪法设立了审计机关。自此,一代又一代的审计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审计机关勇于担责,敢于亮剑,充分发挥审计效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紧盯政策进度,补齐制度漏洞,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标对表,客观评价,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为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体检”,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加深入人心。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审计机关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安排,执行党的决定,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

无论是追本溯源还是着眼现实,审计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群众关心什么审计就关注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百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带领全国人民从一百年前的衰败凋零走向今天的欣欣向荣。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体系更要深入推进。推动审计全覆盖常态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完善审计质量体系建设,高质量和高效率并行,把握好审计的生命线;落实审计整改,建立健全整改制度,将审计效用最大化;坚持科技强审,探索信息化审计建设道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使命,最关键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把审计工作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人民幸福的护航者。

赶考路上,审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焕发活力。以历史为借鉴,在学史悟思中传承使命;以现实为契机,在探索发展中明确方向;以未来为引领,在不断考验中勇敢前进。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正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何洁)

(来源:审计署网站)